近日,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银保监局、北京证监局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召开“进一步完善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”政策发布会,总结近年来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的阶段性成效,并发布《进一步完善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(2021-2023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
今年上半年,北京地区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57.6亿元,同比增长30%,支持市场主体约2.3万户,小微、民营和科技企业占比超八成;辖内银行累计办理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544.2亿元,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723.8亿元,支持市场主体29.9万户(笔),分别同比增长137%、64%和199%。小微企业融资持续保持“量增价降”良好态势,2021年6月末,北京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.5%,较全国高3.5个百分点,较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22.7个百分点;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.76%,同比下降16个基点,处于历史低位。2020年以来,北京市金融业向实体经济让利近1300亿元。
《行动方案》确定了近三年民营小微企业融资“增量、扩面、降价”目标。一是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速,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。二是正常经营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持续显著提升,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三是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规模年均不低于500亿元。四是三年内营业管理部将累计向市场投放央行政策性资金不低于2000亿元。
《行动方案》从四个维度着力提升辖内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能力。一是通过加强政策协同、发挥部门合力来激励金融机构“愿贷”。从强化货币政策引导、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、完善贷款服务中心建设、优化融资担保体系、多措并举降成本等方面提出五条具体措施,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、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,加强政策激励与约束,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小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北京市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支持金融机构“能贷”。三是通过加强科技赋能,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来推动金融机构“敢贷”。四是聚焦重点领域,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金融机构“会贷”。